最新消息NEWS

2023/11/15 【要「肺」不要「廢」、一呼一吸自在行 高醫「呼吸健康週」活動  熱烈開跑】環球日報社 World News Media

【記者廖銘瑞/高雄報導】 76歲朱先生,是一位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疊症患者,學生時期居住於北部,經常因天氣變化、居住環境長期燃燒產生的煙霧而出現過敏性鼻炎反應;服役期間曾因感冒引發氣喘發作;青壯年時期因職業關係,從事路況測量、下水道、汙水處理工程等需長時間處於粉塵暴露的環境。過去就經常因感冒合併氣喘發作就醫治療,因年齡增長有逐年增加發作的趨勢。退休後,也常反覆住院治療,經診斷為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症候群。

       朱先生長期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胸腔內科李玫萱醫師門診接受治療,遵從醫師醫囑、規則用藥,在專業的評估下,經團隊擬定照護計畫並介入個別性肺部物理治療如:高頻胸腔震動儀、間歇性正壓通氣及吐氣正壓閥訓練等,有效嚴防氣道塌陷及改善病人呼吸。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依規律步調並持續性的步行運動,依據狀態安排肺功能追蹤檢查,結果病人肺功能已逐漸改善,疾病穩定控制中。

為響應「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胸腔內科每年11月的第二或第三週,會舉辦「呼吸健康週」活動,希望藉由活動推廣提升民眾、病患及家屬對肺塞病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今年主題為『要「肺」不要「廢」,一「呼」一「吸」自在行』,於今(15)日起一連三天,在啟川大樓一樓大廳舉行;對於肺阻塞患者近年來有許多先驅治療方式供病人選擇,能大大改善病人預後,讓病人自在呼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路。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吳哲維醫務秘書表示,對長者而言,慢性呼吸道疾病中,肺塞病是最常見的老年呼吸道疾病,而老化本身是肺塞病的危險因子之一,其發病率常伴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高比例的肺塞病患者是因吸菸或二手菸暴露所致;吸菸愈久,不可逆的肺傷害愈大。世界衛生組織與「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倡議組織」共同訂定「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希望能藉由宣導來加強肺塞病的防制並推廣肺部復健,以提高民眾對肺塞病的瞭解。

    高醫胸腔內科洪仁宇主任提到,高醫胸腔內科鍾飲文教授與台灣胸腔科專家共識會議中曾提出,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疊病人的肺功能 ( 如:用力肺活量) 較差、用力一秒量 (FEV1) 下降的速度比單純氣喘來得快、症狀也較為嚴重、經常合併其他慢性共病症,且呼吸道也比較容易被檢測出細菌感染,這可能是病患較常發生急性惡化的原因之一。因此提出這類病患可能須要更積極的監測與治療。學者們認為與單純的氣喘或肺塞病相比,具有「重疊」特質的病人肺功能退化速度較快、較易發生急性惡化、生活品質也相對地較差。

 高醫胸腔內科檢查室蔡英明主任表示,111年台灣十大死因排名中,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排行第9名。而與癌症相關之氣管、支氣管和肺癌等位居台灣十大癌症死亡率排名之首。阻塞型肺病包含最常見的氣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簡稱肺塞病),皆為國內年長者常見的下呼吸道疾病。肺塞病通常都不會單獨存在,而是與其他慢性病共存,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病之共病症,包括 : 心血管疾病、肺癌、糖尿病、胃食道逆流、焦慮症以及憂鬱症等。

活動以講座方式引領大家認識肺塞病、肺塞病常見檢查及診斷,治療新趨勢-支氣管鏡蒸氣治療,教導大家如何選擇合適疫苗、以及肺塞病一旦惡化後,治療該如何選擇,以及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的介紹,用最新的醫療資訊內容增進大家對肺塞病的認識;活動現場有肺功能檢測,這也是疫情後再度推出的活動,名額有限,歡迎想要體驗的民眾一起來體驗,同時也有專業醫師提供醫療相關諮詢與解答,敬邀大家一同體驗。


圖說:高醫112年呼吸健康週活動今(15)日開始,感謝病友朱先生(中)分享其心路歷程,特地致贈紀念品。(高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