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2022/07/14 【高雄市長參選人柯志恩 談反霸凌最關鍵的政策手段是補足專業輔導人力】環球日報社 World News Media


【記者廖銘瑞/高雄市報導】 

高雄市長參選人柯志恩表示,反霸凌不能只有通報、申訴和跨部門平台。她主張:儘速補足專業輔導人力,才能解決霸凌問題!

柯志恩趁著在家隔離,查閱近年六都校園霸凌的「成案」數字,新北市從3、40降到19案,台北市維持15上下,台中和台南大約20幾案,高雄竟「一支獨秀」從107年18案到109年成長到32案、快一倍,去年又翻倍到65案,這樣的數字令人十分詫異!

到底是高雄「成案」的校園霸凌特別多,還是其他五都沒有積極通報,尚待之後深入調查。

然而柯志恩在乎的是,面對校園霸凌層出不窮,高雄市政府做了通報,但然後呢?去年初高雄曾發生鳳山少女遭被霸凌事件,市府研考會成立跨部門平台進行調查,市長跟學生座談時也說設置獨立申訴機制。然而,不管通報、獨立申訴或跨平台調查,都是事後處置,無法防止霸凌的蔓延與惡化。

如果申訴和調查有效,高雄也不會有接連不斷的霸凌事件了!更重要的是,不論霸凌者或被霸凌的學生,其心理狀態都需關心,甚至介入輔導治療。霸凌不會消失,倘若用鋸箭法處理,對學生都是莫大傷害,有些甚至可能成為未來家庭和社會的未爆彈。柯志恩質疑陳其邁市長,有沒有意識到高雄霸凌問題有多嚴重?

柯志恩說,她還是學生的年代,學校裡發生「心理傷害」的情況,大多是謠言和黑函,讓被攻擊的對象心生畏懼。焦慮變成一種常態,安全感變成是一種奢侈品。回想在那段日子,老師和父母的專業還無法為孩子的憤怒找到出口,他們永遠拿「和人維持好關係」做為唯一的處理主軸,而這樣的「理性」是無法撫慰受傷孩子的心靈。

隨著時代的轉變,傷害我們心理的方式可說是越來越隱晦,表現手法卻也越「毒辣」。不管是以文字、圖畫、網際網絡或肢體動作等方式,只要是持續性的讓人處於具有敵意的環境中,讓人身心靈都遭受傷害,進而影響學習,甚至衍生後續的憂鬱症、輕生等心理健康問題。各種型態的「霸凌」不該被輕忽,更不該被容忍。

深入了解目前中央和地方對霸凌的處理,都是變成新聞熱點時才會被討論,舉例,2014年發生鄭捷殺人案,幾個月後即三讀通過「學生輔導法」明訂高中以下學校應設置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每校至少置一名專任輔導教師。但實際運作發現,一名輔導老師要輔導上百名學生,校園輔導人力不足,有些縣市就得仰賴駐點心理師協助。

但相較於學校專輔老師有穩定的職位與薪資,這些駐點學校心理師,要負責更爲艱難的任務和更長時間的心理諮商和治療,但其身分卻是薪資待遇較差的臨時約聘人員。更不利的是,這些心理師巡迴跑校的結果,通常一人負責10多校,平均每校只能駐點3~4小時。老實說,這樣的制度設計很不完善。

參考芬蘭學校(KiVa計劃)改進防治霸凌的作法,在於「解決」問題而非只有「通報」,並將校園霸凌阻絕在霸凌發生之前。因此認為在高雄應落實反校園霸凌計畫:

1.建立系統性的反霸凌課程,由學生扮演加害者、受害者及目睹者的角色,並教導學會同理與採取行動。

2.以反霸凌小組的概念,強化現有的輔導體系,並落實加害者與受害者的追蹤與持續輔導。

3.最重要的是,要編列足夠的預算,真正補足學校輔導人力與輔導機制(110年度高雄校園的專輔人力都未聘滿,今年資料未揭露),並讓駐點學校心理師納入正式編制人員(此需要與立法院共同合作)。

教育是百年大計,但如今的教育連十年樹木的眼界都不足,有些只是像門面種花點綴就視為「問題解決」。教育的推動,不應只是改善硬體設施,更重要的是要從教育核心與內涵來落實紮根。看看國內網路充斥各種抹黑和言語暴力、街頭鬥毆日見、霸凌別人成為變態的日常,不能再視而不見,每一個人都要積極地反對霸凌,為下一代創造快樂與幸福的空間。

圖:柯志恩提出六都數據,其中高雄市「成案」的校園霸凌特別多。(柯志恩服務處)